《适应环境▪导引养生术》系列功法介绍 --健身气功“调身”与“养生”
上图为《养生术》第三节动作“遥望天宫”
图为郭善儒教授创编功法《养生术》重点章节“遥望天宫”那么《养生术》怎么习练呢?健生气功锻炼的基本方式分为“调身”“调息”“调意”分别指练功的动作调整,呼吸调节,意念导入。本篇我们重点讨论健身气功锻炼的基本方式之一“调身”。
“调身”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要素之一,是指练功者对基本身形和肢体运动的调控,使之符合练功量度的要求,又称身形合度,主要是通过筋、膜、骨、肉之间合理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的。“养生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本神》:“故知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节阴阳而调刚柔,长生久视”。养生也称摄生,即治未病,是通过各种措施,达到体质增强、防治疾病、延长生命的目的。调身与养生的关系最早见于《吕氏春秋·古乐篇》,其中就有用“宣导”作用的“舞”来治疗“筋骨瑟缩不达”之疾的记载。《黄帝内经》也有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等调身养生的记载。健身气功突出一个“调”字,通过其所特有的身形和肢体调控方法达到养生的目的。
具体体现在:
(一) 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
五平五正,虚领顶劲,沉肩坠肘,含胸拔背,松腰敛臀,尾闾中正,逢动必旋,逢作必绕等等这些技术要领都是健身气功平时锻炼的指导思想,遵循这些要领能够提升锻炼的效果,有效地避免技术动作出现偏差。
养生功效:
通过以上有目的、有意识地调控身体各部位姿态,可有效提高人体神经、-肌肉反射机能,调理骨骼、关节位置,平衡肌肉、肌腱、韧带张力,以此达到骨正筋顺、气血通畅的健康效果。此外,这种稳固的身体姿态动力定型,还可有效克服或缓解不良身体姿态引起的弊病,如驼背,脊柱侧弯,颈、肩、背、腰痛,呼吸不畅,肺活量减小等症状。
(二) 易筋活血,壮骨生髓
螺旋缠绕、屈伸抻展、转关动节是健身气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技术要领。通过这些规范、科学的技术练习,可以达到如下养生功效。
1. 健身气功运动,通过四肢与躯干柔和缓慢、张弛有度的拧转、屈伸、抻展动作,可使周身的肌肉、肌腱、韧带得到充分的拉伸,使肌肉均匀丰满、柔韧而富有弹性,从而加强软组织的能量供应,提高新陈代谢和损伤的自我修复能力。
2. 健身气功“逢动必旋,敛入脊骨”、“旋腰转脊”等技术要求,其生理机制在于:肌肉、肌腱、韧带的屈伸拧转可有效加强对骨膜的刺激,从而有利于血液成分运送至骨骼,促进骨骼对营养物质(如钙)的吸收,加强骨骼新陈代谢能力,改善和提高骨髓的造血功能。
3. 健身气功“转关动节”的功夫,可使关节囊得到有效的抻展和扭转,从而增强关节囊柔韧性和弹性,加大关节间隙和活动范围,促进关节润滑液分泌,减轻或避免关节面磨损,对于关节的保护和功能改善具有重要的养生价值。
下篇我们再来一起讨论“调息”与“养生”的关系。
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
遥望天宫蕴意诗:
遥望天宫意萌动
勤修苦练铸真功
坤府宝气天天取
指日可待飞天宫